其实我看完《新水浒》已经有两年了,现在才终于决定好好整理一下思绪,总结一下这部剧。一直没有写的主要原因是这部剧带给了我太多想法还有情感上的波动,真不知该从何写起。好多感受也不如当初看完那么强烈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留下些印记,为我最爱的一部国产剧。
2011年8月,我的暑假接近尾声,即将升入高三。本是闲散的一天,打开电视,看到在播《智取生辰纲》这一集,由于初中学过这一篇的缘故,于是我就看了看。然后一看就喜欢上了,我为此开启了整整一个月的水浒模式,为了它
各位看新版水浒的同仁们一定会注意水浒传片名的英文翻译是“All men are brothers”,这种喻意正好与无比慷慨激荡的主题歌招相呼应。认真看新版水浒的人都觉得《兄弟无数》这首歌唱得灰常给力带劲吼得教人血脉贲张豪气冲天,不比刘欢大叔的好汉歌逊色。我大爱其中一句“兄弟生离,两行泪;兄弟死别,一枝花”。虽然我有时候嘴巴很贱装得很腐,但是从小到大最膜拜的就是那种义薄云天,披肝沥胆的兄弟情谊!上上个月追《义海豪情》排骨跪在刘醒面前哭崩着说要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他的恩情时,我也难以抑止内牛满面到一塌糊涂。
但是在如今这个“腐”字当道的时代里,他们觉得,水浒好汉有公务员可以当,美娇娘可以抱,妈的,性冷淡才去梁山搞基。他们觉得,一个男人抱着另一个男人深情话别痛哭流涕;或者一个男人身手不凡,却甘愿让另一个男人揍得一声不吭;又或者一个男人抛弃女友像扔掉一块破布,只为另一个男人不要命地出生入死;这些都不是“兄弟情”,而是“奸情”。他们用玩笑恶搞不屑一顾的表情来消解兄弟情谊存在的真实性
隔了快十年,第一次想写写《新水浒》。
当然,谈到《新》,便免不了《旧》,一曲《王进打高俅》,苍劲而又百转千回的二胡引得多少人对北宋心怀神往。白胜的酒香还没惹出酷暑的口津,武大郎炊饼的热气早已冒出蒸笼……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戴邦敦的水墨人物画……应当说,以央视为背景的老版水浒集中、也最大程度上还原了《水浒》乃至北宋时的市井味儿,就好比《大宅门》第一部里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般的“京味儿”,这“味儿”不是滤镜染出来的,而是靠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点一点“调”出来的,可惜
中国的书籍千千万万,最震撼人心的不过是那广泛流传的四大名著。
《西游记》里妖魔鬼怪的故事已经是众所周知了,《三国演义》里尔虞我诈的计谋我们也早已滚瓜烂熟了,《红楼梦》家族里的故事我们也见微知著了。但是今天我想评价《水浒传》里的兄弟情深。
《水浒传》为什么会被成为名著,是因为一下几点。一;人物很丰富,制造了梁山泊里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包括一些贪官之类的。二;内容精彩,每一位梁山好汉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专属技能。包括很多打斗,计谋。都是这本书的亮点。
腐看《水浒传》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sztongji.cn/bajie/id-3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