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那些年(杏花村那些年零售多少钱)

大约一千年前,大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要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一诗流传至今。大约杜牧也没想到,一千年后,后人们会因为“杏花村的归属地”争执不休。《清明》一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当时杜牧为池州刺史,任期时间是会昌四年9月(公元844年)。而另外一个有力的佐证是,明代的学士林古度(福建人

大约一千年前,大诗人杜牧的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要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一诗流传至今。

大约杜牧也没想到,一千年后,后人们会因为“杏花村的归属地”争执不休。

《清明》一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当时杜牧为池州刺史,任期时间是会昌四年9月(公元844年)。

而另外一个有力的佐证是,明代的学士林古度(福建人),在池州游玩时,留下诗句一首“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

最后,《贵池县杏花村志十二卷》 、《广舆记》《江南通志》、《1979版辞海》、《中国地名大辞典》等书收录的信息,都足以证明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就是池州市境内。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山西可以把距他们2000里之外的杏花村冠以己身呢?这一切都要从汾酒说起。

山西的汾阳为黄土地貌环境、与“雨纷纷”的池州江南气象毫不相干,而有关杜牧的史料记载从未踏步过山西。但为什么山西就和“杏花村”扯上了关系呢?答案就是“汾酒”。

山西的汾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汾酒品牌的影响力,在1957年注册了杏花村商标,1997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国内颇具影响力。在那个商标意识并不被重视的年代,池州市一直到2002年才后知后觉,此事在当年引起了池州市的高度重视,池州市认为,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认为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在山西省汾阳县境内,严重违背史实,故提起商标诉讼。

2006年9月13日,国家商标局驳回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议。官司一直打到2009年11月23日,最高院审理终结,至此,这历时八年的"杏花村"商标之争尘埃落定。即杏花村:酒的商标在山西,杏花村实地在池州。

这件事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池州市作为安徽省内仅有10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在主打旅游和周边产业链市场经济里,池州却无故失去了“杏花村”这个酒类品牌,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而由于汾酒的影响,很多人一提到杏花村都会脱口而出在山西,这对池州人来说,是多么的痛心和难以接受。

池州在商标之争中落败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山西早注册”,至此池州的酒企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底蕴,至今一蹶不振。

当经济利益却捆绑历史,虚构架空历史,山西将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文化打造出了一个酒企,这种恶性竞争又何尝不是那个年代的悲剧!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ztongji.cn/3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