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分红配股预案到实施时间?分红都会设定有以下几个程序:1、预案——发布分红预案的时间;2、决案——预案发布后,一般在2个月内开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即成决案;3、实施——决案后会拾机进行实施,这时间长短不定
股票,分红配股预案到实施时间?
分红都会设定有以下几个程序:1、预案——发布分红预案的时间;2、决案——预案发布后,一般在2个月内开股东大会讨论,通过后即成决案;3、实施——决案后会拾机进行实施,这时间长短不定,有的很快(1周都有),有的很慢(2-3个月都有),实施时会设定两个时间:A、登记日(只要你在登记日收盘时仍持有其股票,才有资格分红);B、除权除息日(就是分红到账日期);要多留意才行,会提前发布的,但谁也不能确认是什么时候会发布,除非内部人员;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上市公司分红方案的解读
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中,有不少与分红相关,投资者看懂它们,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原因有三:一是分红方案在短期内对股价走势往往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二是现金分红已经成为一些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主要手段;第三,分红也成为观察上市公司财务健康状况,公司治理优良与否的重要窗口。确定与实施: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需经过这样几个步骤:首先,由上市公司向董事会提交初步拟定的分红方案;接下来由董事会确定分红预案;之后,将预案提交股东大会表决,确定分红方案;最终,上市公司按照确定方案实施分红。有投资者可能问,在股东大会审议前,披露的“拟定案”、“预案”是否可以当真呢?从程序上讲,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的分红方案,才是定论,拟定案与预案都尚存变数。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在股东大会召开前,对拟定案和预案进行调整,或者预案不能被股东大会通过的案例并不多见。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能还会发现,不同公司最终实施分红的时间,差异较大,似乎并无规律可循。投资者若想及时参与分红,就必须密切关注最后的“分红派息实施公告”,只有在这个公告中,才能知悉分红的实施细则与时间。两项内容:分配预案可以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利润分配预案;二是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其中利润分配又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分现金与送红股。分现金容易理解,而送红股是指用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实际上是会计科目之间的调整,不涉及现金流出,但公司通常需代个人投资者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严格来讲,不属于分红范畴,但由于这一行为的实质与送红股类似,一般也可将其视为分红的一种。因此,在上市公司年报中,利润分配预案与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被并置表述。至于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虽然在理论上可行,但上市公司极少实施。分红:先说说分现金与送红股。假设有一家上市公司叫:人民控股,总股本100股,共有10个股东,每个股东持有10股。2009年人民控股赚了200元,公司股东大会决定,从200元中拿出100元分红。这100元怎么分呢?有两种方式可选:一种是真分;一种是“假分”。真分是分现金,每1股可分得1元(上述操作在现实中通常被表述为每10股派发10元现金红利,或简称为10派10),分完后,每位股东的账户上就多了10元现金,但除权后公司股价每股将下降1元。“假分”是送红股,将100元折合成100股股票送给股东,每1股可得到1股红股(上述操作在现实中通常被表述为每10股送10股红股,或简称为10送10,每位股东会发现,账户上的股票变成了20股。当然,这时人民控股的总股本也变成了200股。为什么说是“假分”呢,因为送红股时,上市公司实际上没有付现金,而是将现金按1:1的比例折合成了股票,送给了股东,钱仍然留在了公司。假设人民控股的资本公积金上记有50元,全部折合成股票送给全体股东,50元按1:1比例可折合成50股,平均下来就是每股可获转增股0.5股。(上述操作在现实中通常被表述为每10股转增5股,或简称10转增5)分红时还要确定一个日子——股权登记日。由于上市公司的股票每天都在交易,上市公司的股东也就每天都在变化。但上市公司分红必须要以某一天为准,以规定哪些股东可以参加分红,而这一天就是股权登记日。也就是说,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收盘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股东就可以参加分红。这个日子到底是哪一天,上市公司会通过在分红派息实施公告中通知大家。
创业项目群,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添加 微信:niuben22 备注:小项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ztongji.cn/12820.html